對於中菜,
近年似乎有種莫名的偏好。
或許,
與友人知己三五相聚,
選點多取日本菜或意大利菜;
倆小口在外用膳,
也多選日菜,
喜其份量較小,
點菜時也可多點選數款。
好的中菜不易找,
光顧過不少老饕飯館,
雖美味卻充斥味精,
回家後往往更覺喉乾舌脹。
如晚飯想吃中菜,
【利苑】似乎成了首選。
【利苑】在香港有好幾間,
常到的位在 IFC。
這晚倒是光顧了銅鑼灣的一家。
位於灣仔與銅鑼灣之間的【利苑】,
店內沒有如 IFC 般的西化豪裝,
但尚算雅漂潔整齊,
入門位置更仍保留中式酒家常設的巨型海鮮缸。
【利苑】最合我意的,
要算是每日不同 (星期一至日, 七天各有不同) 的老火湯。
別家多是一大窩子的,
只得二人共飯,
喝了湯則肚子也漲飽,
往往點了湯煲後卻再吃不了幾款小菜。
但此處卻有小煲的老火湯,
二人點一小煲,
份量也真剛剛好,
而且湯味濃郁。
連小煲子上枱的老火湯。
是晚的鷓鴣煲花旗蔘,
鷓鴣的甜味與花旗蔘的甘香,
足夠的火喉與用料,
喝進肚裏,
更覺當中的用心。
細心的侍應更會為客人分湯,
小窩只售六十八港元, 實在很超值。
砂窩豆豉乾葱雞
雞件很入味,
醬汁濃稠適中,
令雞肉外皮香脆而內頭嫩滑,
盡顯廚子功力。
麵豉醬炒菜
菜鮮而吸收了麵豉醬汁的味道,
上桌時,
更是熱呼呼的。
最後,
是等了近半小時多的海鮮臘味煲仔飯。
其實,
慣常而言,
咱們只得二人在外用膳,
是甚少點煲仔飯的。
主要是恐其份量大而吃不完。
不過,
當晚卻是興之所致,
也就因此而獲得意外驚喜!
原煲上桌的煲仔飯,
甫掀開蓋子,
已聞到很濃厚的臘味香,
更妙的是在臘味之下鋪滿了帶子,
鮮甜可口的帶子肉加上甜美的醬油,
好吃得連我也頻呼添吃。
難得的是,
香脆的飯焦進一步喚醒了味蕾。
只可說,
這是近年吃過最佳的。
臘味我並不特別喜好,
但亦知其非一般貨色,
入口更難掩陣陣微妙的酒香。
飯後切記一嚐此處的甜品。
是次的杏仁茶加芝麻糊,
賣相甚美,
但卻過甜而芝麻糊亦太稀。
反倒是一向喜愛的蛋白杏仁茶就做得不錯。
今期 (不時轉更) 的原個雪梨燉棗皇川貝也相當出色。
(在 IFC 晚飯時拍下的)